如何選擇魚竿,三個參考選擇要素(同樣硬度和調性的魚竿作比較)
2025-06-07
如何選擇魚竿
1、硬度
這里為什么不以調性為參考要素呢?調性如28、 37調 ,只是一個整體弧度的切點 ,跟硬度無關。在同樣硬度同樣的對象魚作釣的情況下,調性體現的只是竿子的彎曲弧度,硬度則是體現竿子的釣獲重量即能釣多大的魚。
注: 衡量竿子的釣獲魚體大小的參考標準是硬度,不是調性。
2、向心力即重心
新竿抽出后,一人模仿起魚受力抬竿動作,另一人拿住竿尖,手握竿手把,用力向上做起魚動作,抬竿。當竿從水平角度,抬起到大約60°以上時;仔細感覺一下,魚竿的手感重量是在竿的中間部位,還是在魚竿靠近手把的位置;位置越靠近手把的位置就說明魚竿越好。反之,釣魚時會感覺到魚竿越來越重或拋竿時也會有明顯的感覺頭重腳輕,往往不能精確拋投,也就是通常說的竿子頭重。
注:竿子的重量一般是以g為單位, 竿子除去前后堵、手把和涂裝的凈素材自重。 而竿子真正的手感好壞, 其實重量只占很小一部分原因 ,更主要的還是看竿子的持重感。

3、受力均勻度(腰力)
一人模仿起魚受力抬竿動作,另一人拿住竿尖,用力抬竿,查看魚竿彎曲弧度是否均勻,呈流線型。如果竿尖到竿尾有明顯的受力折點,那么,這竿的設計就有問題,容易斷。受力均勻的直接體現,就是通常我們稱之為腰力即竿子的彈性。
另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,純高碳竿拉開, 伸直之后,6.3以下的長度,基本是看不見彎曲的,直直的,其它的就不容易做到。
還有一個關鍵點:就是決定你竿子大彎弓, 是否完美的因素。那就是竿節與竿節之間的咬合部分。正常是這樣的,從把手節開始,每一節之間的咬合長度依次遞減,咬合緊密、無縫隙為上品。
好的竿子,在收桿的時候,把第一節、第二第 和三節往里插的時候聲音清脆和“呼呼”聲,就像打氣筒打氣的聲音感覺一樣,那這個竿子的這幾節,咬合 那是想當不錯滴。
看到這里,相信大家也明白了,前面提到的便宜又牛逼的竿子。
請問?有幾個釣魚的朋友,在上魚時,魚是垂直于竿稍,直挺挺往下扎的?新手釣魚都知道起竿的角度最好不要超過90°
那得多深的水?多傻的魚???
你想想,你起魚的時候會平挑么? 那豈不是,我釣個四五斤的魚就得用到4、5#主線,還得找個四五米的梯子,給你站著下面才能抄到魚??
所以,那些挑N瓶水的能體現什么?
只能體現竿子含碳量低、 韌性好、 沒有腰,沒有腰、沒有腰!!!
那些,所謂踩不斷、壓不斷的竿子, 就是加了逆絲工藝制作。 確實不是唬人的。 只要是真正加雙層逆絲 ,起碼電動車是碾不斷竿子的。可是,弱點是致命的 !加了逆絲工藝的竿子,一旦斷了, 那就是,直接斷, 不帶一絲連著的。 一旦爆竿,至少爆個2345節。
野釣休閑,一天上個兩三條,你也不會累。要是去黑坑或者比賽,沒有腰又重的竿子……你不是去釣魚的,而是去砸場子的……一天拋竿下來,麒麟臂也廢了!